Skip to content

查經-創世記(03)創3:1-13

    主題蛇的引誘與始祖犯罪

    引言

    神對人的吩咐不曉得如何被蛇知道了,有一天,亞當和夏娃正在園中收集果子,蛇趁這個機會來到他們面前,開始牠的引誘。事實上,食物是每個人的基本需求,神的吩咐只有不可以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,所以我們可以合理的推論,人在遇到蛇之前,就已經在伊甸園裡生活一段日子,嚐過許許多多不同的果子了,相信蛇也知道這一點。然而,蛇卻還是來故意問人,是不是神曾經說過「所有的」果子都不許吃(創3:1),這個一開頭看似愚蠢的問題,即反應出牠的狡猾,牠的「裝笨」顯出牠的發問帶著惡意,試圖在人與神的關係上挑起對立。

    主題經文:創世記3:1-13

    經文大綱:

    1. 神創造的關係破裂(3:1-7)

    亞當和夏娃陷入蛇的試探,都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。

    1. 神在園子裡尋找人(3:8-13)

    人聽見神的聲音就躲避起來,神呼喚人說:「你在哪裡?」

    問題討論:

    1. 請閱讀第一章裡神對人的祝福(創1:28-29),以及第二章神給人的預備和供應(創2:8、16),試回答這一位創造人類的神是一位怎樣的神?
    1. 觀察經文,請回答蛇說了幾句話?蛇想要引導人認為神是一位怎樣的神?
    1. 請試著回答,在第一到三章裡,人聽到神的話,人也聽到蛇的話,但為什麼蛇的話對人的抉擇有更大的影響?
    1. 觀察經文創3:10-13裡,找出重複出現最多次的「代名詞」是哪一個?藉此讓我們體會人犯罪的核心問題在哪裡。

    回應:

    1. 當撒旦想要破壞人和神的關係時,牠攻擊的手段總是瞄準神的話,牠是攻向聖經裡清楚、明確、無可置疑的教導(亦可參閱「耶穌受試探」的經文,太4:1-11)。我應該如何預備自己,以避免落入試探?
    1. 我們生活在一個容易取得資訊,很容易就可以「知道」的時代和環境中。從網路搜尋引擎和AI智慧音箱的熱門程度我們就能確定一點,「知道」無論是對亞當和夏娃,還是對現代人來說都非常具有吸引力。然而,我是否曾經體會過「知道」對人生和生命的幫助是有限的,如果有請您分享。
    1. 承上題,我們需要凡事都知道嗎?我可以接受「有所不知」嗎?我在什麼時候、什麼情況下會讓「信心、倚靠、盼望」走在「知道」的前面?
    1. 創世記3:9記載:「耶和華神呼喚那人,對他說:『你在那裡?』」我是否有過神呼喚我、尋找我的經驗?又當我經歷神的呼喚時,我是選擇繼續躲藏,還是願意出來面對神,讓祂的話語刺入我心?
    1. 我有把自己犯的錯歸咎給他人的想法或經驗嗎?如果有且願意的話可以分享,並分析自己為何如此?這樣的行為對自己和對別人產生什麼影響?

    補充與釋義:

    1. 我們可以觀察到創世記從第三章開始,角色之間的對話開始多了起來。在前兩章裡,神是主要的說話者,以及評價「什麼是好的」的那一位。神吩咐受造物做什麼、不做什麼,是在神「祝福」受造物的願景中。現在進到第三章時,我們看到蛇對人說話了,相較於神的話帶來秩序和生命,蛇的話帶來了不信(質疑)和死亡。

    蛇的話為什麼對人的影響超過神的話?這是一個與每一個人都切身相關的問題,極有可能跟人對神和人對神的話語認識不夠有關。此外這個問題向我們指出,當我們談到人有罪時,人是沒有理由撇清責任的,因為讓蛇的話在人的身上產生影響,這是出於人的選擇,而神賦予人極大的自由。

    此外,經文讓我們看到人起初的墮落單純是陷入試探的結果,這試探不是因為神的吩咐難以瞭解(創2:17的語意明確,不是難解經文),神的吩咐是明確的,始祖全人的狀態和伊甸園的環境中不存在缺陷,所以我們也不應該把始祖犯罪的原因歸咎在遺傳因素或環境上。

    1. 蛇對夏娃發問的情形,在現代生活中,基督徒有時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。當有人來向我們詢問有關神的事情時,有些人帶著一顆渴慕的心,有些人帶著想凸顯出自己敬虔的心態,也有人是帶著惡意的,但表面上都以好奇呈現,叫我們實在不容易分辨。在新約裡我們可以看到法利賽人向耶穌發問,其中有些問題同樣是帶著惡意的動機,為的是要抓住把柄殺耶穌。

    蛇起初的發問沒有否定神的吩咐,牠問了一個看似愚蠢的問題(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麼?創3:1),但這正是牠狡猾(或稱精明)的地方。第一,牠所問的問題看似一個笨問題,其實帶有試探性,始祖活到現在怎麼可能沒有吃任何果子;第二,牠所問的問題並不是一種可以簡潔地用「是」或「否」來回答的是非題,無論回答「是」還是「否」都是答錯的,必須以申論的方式回答;第三,牠把問題丟給人,要人啟動自己的判斷來對神的吩咐做出回應。事實上,神並沒有剝奪我們的判斷力,神把人造的像祂,是有獨立思考判斷力的生命,就如亞當在選擇配偶的過程中(創2:18-23),讓我們看到亞當有足夠的智慧判斷什麼是好的,但人要如何回答才不至於落入蛇的陷阱呢?現在我們依然有可能遇到這樣的陷阱,所以很值得我們想一想,預先做好準備。

    接著,讓我們看夏娃的回答(創3:2-3),她回答問題時,並沒有使用神說的那一句話:「你吃的日子必定死!」來回答。她的回答是:「免得你們死。」表面聽起來沒有曲解神原本的意思,但是卻讓神表達的意思變得比較模糊、比較不那麼慎重、嚴肅、肯定,轉而變成當人違反神的吩咐時,造成的後果並不嚴重,神也沒有要立即懲罰人的意思。於是,這個不肯定的答覆就讓蛇有可趁之機,進一步誘使人掉進牠的陷阱。因此,蛇再更進一步,說:「你們不一定死」(創3:4)蛇把上帝明確說的禁令,導向成一種選項、一種可能,並開啟了議論神的話題(創3:5)。

    當我們遇見試探、遭到誘惑時,我們的反應往往決定了我們可不可以從那裡面脫身,或者陷的更深。從這一件事情,人類第一次遇到的試探中我們可以學習到,如果我們模糊了神的意思,自己削弱了神話語的嚴肅性,人的處境就會變得很危險,因為不懷好意的敵人會進一步的拉我們落進陷阱。所以我們可以如此禱告:「主阿!求祢幫助我在理解祢的話語,以及表達祢的心意時,沒有任何的失真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,阿門。」

    1. 創造人的耶和華是一位怎樣的神?又蛇想要引導人認為神是一位怎樣的神?我們對這兩個問題的思考與答案,可以幫助我們分辨出這試探的可怕,以及神如何待人的真相。

    如果我們再讀一次第一章裡神對人的祝福(創1:28-29),以及第二章神給人的預備和供應(創2:8、16),我們可以看到神對人的供應是慷慨的,神對人的照顧是用心且豐富的,神創造出祂與人之間的關係,這關係比一切的物質、能力都還寶貴。接著我們再讀神為亞當造出夏娃的過程將可以發現,神是一位會看見人的需要,並且主動供應,補上「新的創造」(夏娃)的神(創2:18)。神為人創造出新的關係,使人彼此之間能享受及體會到親密關係的寶貴。

    對比於蛇的問題,牠引導人忘記神的慷慨、神的照顧,轉而讓人只想到神吩咐人不能做的命令,牠把人對神的認識引導成那是一位吝嗇的神,而接著牠又進一步引導人認為神是一位蒙蔽人、擔心人和祂一樣的神,牠引導人認為神吩咐的禁令對人是壞的。蛇總共講了兩句話,蛇的第一句話,牠問的問題是先做背景鋪陳(創3:1),第二句話是用「建議」來包裝,讓人對神的權威和用心產生質疑與對抗(創3:4-5)。

    1. 經文前後兩次提到的「赤身露體」(創2:25、3:7)剛好把位於中間的始祖犯罪過程(創3:1-6)包裹起來。前後對比要凸顯出兩人關係在犯罪之後所呈現的差異,神所創造的第一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親密轉變成疏離,罪使得人對神的認識、人對人的認識、人對自己的認識,都蒙上了一層隔閡。兩人赤身露體指的不單是身體方面,這裡強調的是他們和對方在一起時非常自在,是純潔和正直的記號,兩人之間沒有罪的存在。人墮落後這樣的生命和關係被罪破壞,只有在婚姻中才能得到某種程度的恢復,因為成為夫妻使兩人更加自在。

    兩人吃了果子以後「眼睛就明亮了」(創3:7)緊接著寫「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」,這是一種反諷的描寫。因為人對自己是赤身露體情況的「知道」,是先前就已經知道了(創2:25),所以經文是以諷刺的口吻表達,兩人吃了果子之後知道的並沒有比先前增加,他們的「眼睛明亮」看到的其實跟先前沒有什麼不一樣,唯一不一樣的是,他們判斷好壞的標準改變了,墮落前他們是以神的眼光和標準來做判斷,但現在因為相信蛇的兩句話,變成以蛇的眼光和標準來看,成為議論神、否定神的創造是不好的生命,覺得彼此是不美的,是羞恥的了。

    1. 「你吃的日子必定死」(創2:17)有兩種可能的解釋:(1)指如果違背上帝的命令,將會立即面對死亡的後果;(2)同樣的句法在王上2:37表達的不是時間,而是死刑的確定性。此處以(2)較為可能,要強調的是違犯禁令的後果是惟一死刑,一旦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,死的權勢就在人的身上發動了(詩89:48、羅5:14、林前15:55-56、啟20:6),至於何時執行死刑,不是這禁令的重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