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受難週默想-馬太福音23:37-39 我多次願意

    作者:梁家豪

    讀經

    馬太福音23:37-39

    37耶路撒冷阿,耶路撒冷阿,你常殺害先知,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。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,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,只是你們不願意。38看哪,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。39我告訴你們,從今以後,你們不得再見我,直等到你們說:「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。」

    釋義

    根據馬太福音22:1-14的記載,當耶穌說完喜宴的比喻後,經文接著說:「當時,法利賽人出去商議,怎樣就著耶穌的話陷害他,就打發他們的門徒同希律黨的人去見耶穌。」(太22:15-16)由此可知,法利賽人的「出去」並不是因為感到羞愧,乃是要呼朋引伴、重振旗鼓。這些宗教領袖在聽完耶穌的講論之後並沒有產生悔意,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積極的陷害他。於是有越來越多人投入到如何設計除掉耶穌的行列中,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(太21:23)、法利賽人(太21:45、22:15)、希律黨的人(太22:16)、撒都該人(太22:23)、法利賽人中的律法師(太22:34-35)。他們雖然是為了過逾越節到耶路撒冷城裡,甚至聚集到聖殿裡來,如同朝聖者到上帝面前,但這一群朝聖者卻在商議流人血的計畫。

    又除了這些人以外的群眾呢?他們在聖殿裡進進出出,肯定看到了耶穌和這群領袖針鋒相對的一幕。以致於到了第23章,耶穌除了先重重的對這群領袖說了七次「有禍了!」(太23:13-36),以審判的用語強烈的責備領袖們的表裡不一,好比「粉飾的墳墓」(太23:27),同時也轉向圍觀的群眾,對他們發出強烈警告,要慎防這些「瞎眼領路」的領袖帶給他們誤導(太23:16-17、19、24、26),而這些對宗教領袖的責備和對百姓的警告,是耶穌上十字架前公開對以色列人說的最後信息。

    今天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,即是這段信息的最後結尾。「耶路撒冷阿!耶路撒冷阿!」耶穌此時在聖殿中,是在這座城市的最高處,以連續兩次的呼喚來結束他的講論,以致於這處經文常被稱為「耶穌為耶路撒冷哀哭」的名句。其實我們可以體會觸動耶穌哀哭的是什麼,不單是這座城市過往的歷史,更是站在他眼前聚集起來要殺祂、不聽祂的人們。耶穌預言,這座以色列最具代表性的城市,後果將會如同整個以色列百姓一般,都因為犯罪和藐視先知的信息以及殺害神差來的人,以致於遭到神的審判。「我多次願意…,只是你們不願意。」顯出耶穌極深的哀慟,表達出上帝在這個城市和百姓中降下審判,對上帝而言是一個遲了許久的判決,也是不容易做出的沈重決定。而在第39節裡,耶穌再進一步強調審判來到時的必然性與他的關係,「從今以後,你們不得再見我,直等到你們說:『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。』」耶穌使用騎驢進耶路撒冷時群眾歡呼他的同一節經文內容(太21:7-9,詩118:26),表達出當他第二次來到這世界的時候,所有的人都要承認祂就是主,那也是審判之時。

    在受難週的這一天裡,我們就好像當年朝聖的群眾一樣來到主耶穌的面前,一起聽到主的宣講。當他在對人說:「我多次願意…,只是你們不願意。」的時候,如今的我們,是否除了聽到主的責備和勸勉之外,還聽到了主心裡的哀慟和哭泣之聲?

    默想

    1. 從先知到耶穌,這些屬神的人對當時領袖說的責備話,聽的人並沒有分辨出那是對他們有益的話語,反而恨這些屬神的人。這樣的景況不單是以色列人如此,世上仍有許多人是如此,而已經從神得到新生命的我,在這方面是否有了改變,能辨別出有益之言?
    Christ seated at base of tree at right in image looking off to his left

    Christ Weeping over Jerusalem, Currier & Ives

    D’Amour Museum of Fine Ar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