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《亙古常新》──清教徒的聖經輔導實務 一切奠基於神的話

    作者:蔡文雅

    這是一本挑戰膚淺基督徒的書,值得你好好沉澱下來,用一個嚴肅的下午來研讀。但嚴肅的開啟態度,會使你明朗,然後飽足,得著自由,因為這本書的一切核心都奠基於神的話──聖經。因此,若你認為神的話高過一切,並且足夠每一個人使用,有完全無誤的真理,那麼這本書就是很好的門房,為我們開啟以聖經為核心的一切運用。

    清教徒經典入門

    台灣文化中幾乎很難真正認識清教徒,但是清教徒對於聖經權威的委身,使他們嚴謹地解經,並使用淺白的話牧養當時在苦難中的人們,回答他們對上帝發出的呼求與疑問,回應時代中的貧窮、暴力、酗酒、家庭等各樣議題。這正是台灣基督徒需要立定心志從真理找出時代解答的榜樣。

    因為這本書對於這些經典書籍的運用,引起我渴望深入閱讀其介紹的書籍:巴羅夫《稀世珍寶──基督徒知足的秘訣》、藍嘉德《攻克己身──如何勝過罪》、本仁約翰《天路歷程》及愛德華滋的《宗教情操真偽辨》。

    許多清教徒的屬靈教導有其時空背景,但是使用聖經為抵擋詭計的唯一利器,卻是永遠不變的真理。因此本書介紹這些經典的背景,使我們更覺親切,更知道該用什麼角度去了解這些書籍的時代意義,同時萃取出神的話語在我們這個時代中的真義,使神的真理之光,可以破碎我們的膚淺及無知。

    更深渴慕神話語

    身為一個在台灣的基督徒,在認識耶穌、對過往不認識神的生命悔改之後,奉聖父、聖子、聖靈的名受洗,然後進入教會,開始過「基督徒」的生活。當中每一個階段都是信心之旅,學習將時間分別出來到教會接受教導,學習不說謊、不拜偶像、不隨波逐流,學習勇敢說自己是基督徒,學習有智慧地傳福音,這都是聖靈在我們心中工作產生的行為與果效。

    然而,在這個基督徒比例似乎越來越高、基督徒在媒體的曝光也更為廣泛、十字架符號更常被運用的時候,我卻開始失了根。雖然我也為人禱告,也有善行,也向神悔改,也穩定聚會,但不過是在工作、教會、家庭生活中調適出一個基督徒的角色,然後好好扮演,當大家都說我好的時候,我突然問自己:我的神要給的喜樂和甘甜難道僅止於此?

    「耶和華的道理潔淨,存到永遠;耶和華的典章真實,全然公義。都比金子可羨慕,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;比蜜甘甜,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。」(詩篇19篇9~10節)

    唯有使神的話語高過我們的思想與理性,真切地知道自己的無知,才能夠向神說:「我需要祢的話成為我路上的光、腳前的燈。」本書在介紹經典書籍同時,也挑戰我「差不多」「含糊」「大概」的心態──雖然我的行為、我的思想「大概」都調整成「基督徒」模式,該背的經文也能背出來,但是面對關係的衝突、未來的茫然、世界的苦難,我總覺得自己在過度自信與沮喪之間擺盪。

    在本書第3章「焦慮與不滿」中提到:「許多基督徒,很明顯都不太了解什麼叫做知足。大多數人都知道什麼是比較平靜或快樂的時光,但他們的生活幾乎一致缺乏深遠又長久的滿足感。」在神裡的安息及長久的滿足感,在於從神的話語中更多發現神的全能與掌權,更多發現自己的膚淺與自大!

    神話語的智慧及精確

    回到聖經的原則,能夠平衡地解釋我們生活中的問題,而不是誤解一些經文而造成迷思。例如第8章主題「是魔鬼逼我犯罪的嗎?」提到屬靈爭戰,這是現在教會普遍使用的詞彙,但是在聖經中真正的意思為何?魔鬼的誘惑與人的責任為何?

    接下來整篇文章的敘述方式彷彿真實的「屬靈爭戰」一樣,先舉出許多魔鬼的出招「詭計」,然後再列出神的話語如何拆招「抵擋的良方」。這些良方都完全奠基在聖經上,因此我也建議一邊讀一邊翻經文!誠如聖經所言:「神的道是活潑的,是有功效的,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,甚至魂與靈,骨節與骨髓,都能刺入、剖開,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。」(希伯來書4章12節)

    在第6章中,更使用《宗教情操真偽辨》來檢視我們內心的感覺及情緒、外表的好行為,話語是否真是來自被神激發?抑或自己的「宗教想像」?這一章不是提供我們一個批判的清單而已,當中還有一個平衡的教導,當我們表現出假敬虔的宗教行為時,受損的是我們自己,還有愛我們的神。因此將情感、感覺放在真理之下讓神「動手術」,是一件必然且健康的事,引領我們更多悔改,更認識神的至高。

    自我檢視靈命

    此外,本書也教導以神的話為標準來檢視自己,而不是他人的言語。我們在不同的信仰階段尋求神的引導,有時候我們求經文、求環境印證,求屬靈長輩的建言,然而康來昌牧師曾提過:「很多人問神的旨意,通常會有4種答案:1.根據聖經:但聖經裡有那麼多篇章,真要找到符合你心意的字句是很容易的;2.心裡平安: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做錯事,一樣心裡會平安睡得穩;3.環境印證:神開路,撒但也會開路,還更順暢。約拿想要逃避去尼尼微城,他很快就找到船,很順利;4.屬靈長輩的印證:長輩不一定會對。」

    我們求問的態度應當不是急切地、想要快速地解決抉擇的壓力,而應該把認識神的話語和原則當成最重要、最優先的生活重心,而不是神是否在某一個決定上指引我們往東或往西、叫我們辭職或留下來、該讀研究所還是去工作。因為只要我們凡事照著神的原則行,必不滑跌。

    若我們深知我們求問的對象是神,是創造天地、公義慈愛、樂意啟示祂自己、對我們說話、掌管萬有的神,那我們更應該用深度、謹慎且謙卑的研究精神進到神的話語,細細思想每個簡單的比喻。聖經是神留給我們的家書,要存著對神的愛與信心,在神的話語中挖掘能洗滌我們、使我們歸正的真理,這也是這本書中提及的清教徒經典書籍作者們留下來的榜樣。

    文化與信仰深度對話

    開始閱讀西方經典基督教文學是最能與西方文化對話的方式。我從本書的每一章經典書籍看出西方文化如何從聖經中發展出來。台灣的文化似乎一直是混合式「隨風被吹來吹去」,我也曾經追求暢銷書裡的言論,然而第5章摘錄了《天路歷程》的一段話:

    「基督徒」離開浮華市後,他跟「騎牆」展開一場對話。「騎牆」提到:「對於當前形勢判斷,我一直都很幸運;所以不管如何,我都能順應情勢。」換句話說,「騎牆」追隨社會和文化的潮流趨勢,絲毫不問這些趨勢是否符合聖經教訓。

    真正的輔導者,必須引導人從當今潮流轉向永恆的聖經解答。假設我們手中看似基督教的書,只是我們文化的產物,為了暢銷而說一些迎合人、主流的話,並非指向聖經啟示永恆的價值,那它會隨著時代過去。若它不是指向永恆的聖經解答,那它就毫無價值,無法解答生命的問題,無法增加文化及思想的深度,恐怕基督徒為要與主流文化對話卻被同化了。

    全人的臣服

    如書名所說,真理亙古常新,事實上,在這個充斥世俗心理學、後現代主義、人本主義的世代中,真理正是唯一的救贖道路,唯一的明亮真光。作者在第9章的結論提供了導引,有成癮和轄制生命的各種行為如:姦淫、焦慮、恐懼、擔憂、衝突、沮喪……,這些都有高於世俗心理學的聖經真理權威,可做為得勝的利器。

    這些利器或教訓不會讓我們一下子覺得「平安了、平安了」,因為神從不會「輕輕忽忽地醫治祂百姓的損傷」,神對人心向來都是熬煉,拆除、徹底重建,而後成為精金。

    https://shop.campus.org.tw/ProductDetails.aspx?ProductID=000469005

    本作品曾於台灣教會公報刋登

    亙古常新–清教徒的聖經輔導實務/Helpful Truth in Past Places: The Puritan Practice of Biblical Counseling
    作者:馬克‧德卡得 (Mark A. Deckard)
    譯者: 林千俐
    出版社: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
    亙古常新封面圖片
    (相片提供/校園書房網站截圖)